%{tishi_zhanwei}%

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
了解生航实时动态


15

2023

-

08

致敬实验动物—食蟹猴

作者:


我们熟识的大小鼠、兔子、犬、猴子、猫等动物,常用于科学研究和医学实验。它们的使用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健康和疾病,并且可以帮助医学界研发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。它们是为全人类生命健康做出巨大贡献的无名英雄。在每年的4月24日被定为“世界实验动物日”

不同研究领域有各自比较合适的实验动物。比如,常用于药物毒性和安全性评价实验的小白鼠,用于发热研究及热原试验的兔子,而与人类有90%-93%遗传相似性的食蟹猴是现有实验动物中较为珍贵的。

(图片来源:网络)

食蟹猴也称长尾猕猴,是生物医学研究中常用的非人类灵长类动物(NHP)。成年食蟹猴体长约为40-47厘米,尾长为50-60厘米。因为喜欢在退潮后到海边觅食螃蟹及贝类,故名食蟹猕猴。食蟹猴可以通过人工喂养以及训练,获得与人类行为同源的社会行为。研究人员认为食蟹猴是研究疾病病理学、疫苗开发、免疫学和心脏病学等基础研究的理想模型。根据FDA指南,食蟹猴也用于制药行业药物研发的毒理学和疗效研究。

(图片来源:文献参考)

(图片来源:文献参考)

(图片来源:文献参考)

但在食蟹猴体内进行实验,需要综合考虑药物的机理。例如食蟹猴缺乏艾滋病进展,因而会导致艾滋病毒建模失败;在比如像开发抗CD28激动剂抗体,它就是比较差的模型,因为食蟹猴的CD4+T细胞不表达CD28,因此毒理学研究中使用的高剂量抗体对它是没有影响的,但当将高剂量抗体注入人体后则会导致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,造成致命的副作用产生。

(图片来源:论文截图)

在国内新药研发起势、大分子生物药研究爆发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实验研究中,猴类动物起到了难以想象的助推之力,这也导致了实验猴价格5年涨8倍,猴带来的血清、血浆等产品也水涨船高。我国对食蟹猴的实验需求快速增长,但食蟹猴的原产地确在老挝、越南、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,在新冠疫情期间封闭的环境下,更是让食蟹猴实现了“一猴难求”。

相关新闻

无菌脱纤维绵羊血

2023-11-21

细胞培养基变色之谜

2023-11-21

细胞发生空泡怎么办?

2023-10-27

胎牛血清质检标准解读

2023-10-18